
探訪阿拉善賀蘭山展覽廳
北疆新聞阿拉善9月11日消息(記者 石茹意 林則志)9月11日,在內蒙古賀蘭山“封育保護”25周年之際,記者走進阿拉善賀蘭山展覽廳、野生動植物標本館以及保護區(qū)智慧化管理一體平臺,深切感受這座西北生態(tài)屏障在保護與發(fā)展中發(fā)揮的獨特作用。

探訪野生動植物標本館
在賀蘭山展覽廳內,圖文并茂的展板、珍貴的影像資料,生動展現了賀蘭山從自然形成到人文積淀的歷程。一幅幅照片、一件件實物,講述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,讓記者們更加直觀地理解了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生動實踐。

探訪野生動植物標本館

探訪野生動植物標本館
走進野生動植物標本館,標本琳瑯滿目,涵蓋了巖羊、馬鹿等珍稀動物以及多種高原植物。通過科學系統的展示,記者們仿佛置身于一座縮小的賀蘭山“生物圖鑒”之中,感受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緊迫與成效。

探訪智慧化管理一體平臺
在保護區(qū)智慧化管理一體平臺,數字化“人防+智防+技防”的模式尤為引人注目。通過大數據監(jiān)測、視頻巡護和智能預警,管理人員能夠實時掌握生態(tài)動態(tài),實現從“被動防護”到“主動防控”的轉變。這一平臺的應用,為賀蘭山的長效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此次探訪,不僅讓記者們看見了內蒙古賀蘭山的自然之美,更感受到新時代生態(tài)保護背后的智慧與力量。(完)
北疆新聞 | 內蒙古自治區(qū)重點新媒體平臺,內蒙古出版集團?內蒙古新華報業(yè)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(fā)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。
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,聯系郵箱:bjwmaster@163.com。
版權聲明:北疆新聞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-1
Copyright © 2016- 北疆新聞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15120200009-1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:(蒙)字第631號蒙公網安備:15010502001245